公路工程養(yǎng)護篇之五路面病害處治養(yǎng)護措施
發(fā)布時間:2024/3/22 8:32:41
路面病害處治養(yǎng)護措施
一、 瀝青路面
瀝青路面養(yǎng)護措施包括病害處治技術、封層技術、功能性罩面技術、結構性補強技術等,可參照現(xiàn)行《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 JTG5421 )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 裂縫處治
應根據(jù)裂縫類型特點、嚴重程度及原因,確定裂縫處治時機,可采用灌縫、貼縫、帶狀挖補方式,或進行組合使用。灌縫材料宜采用密封膠;貼縫材料可采用熱黏式貼縫膠和自黏式貼縫膠,其工藝可分為直接貼縫和灌縫后貼縫,并及時進行修補
2 坑槽處治
應根據(jù)坑槽病害類型、嚴重程度及原因,采用地熱修補、熱料熱補、冷料冷補等方式進行及時修補
3 車轍處治
應根據(jù)車轍病害類型、范圍、嚴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確定采用局部車轍處治或大范圍直接填充、就地熱再生、銑刨重鋪等措施
4 沉陷處治
應根據(jù)沉陷病害類型、發(fā)生部位、嚴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確定處治技術措施和結構層位。對于不均勻沉陷,如基層和土基較為密實、穩(wěn)定,可只修補面層,用瀝青砂或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填補、整平、壓實,面積較大時應加鋪面層。對于局部因路基有坑洞、溝槽等的沉陷,應采用碎(礫)石、干砌或漿砌片石等重新回填密實,將土基和基層根治后,再鋪面層。對于橋(涵)頭路面,因填土不實出現(xiàn)的沉陷,應采取加鋪基層,重新作壓實處理,再作面層
5波浪擁包處治
根據(jù)波浪擁包病害類型及產(chǎn)生原因,可采用局部銑刨、局部銑刨重鋪、就地熱再生、整體銑刨重鋪等處治方式,重鋪材料可采用熱拌、冷拌或溫拌瀝青混合料、功能性罩面材料等
6 松散處治
應根據(jù)松散病害類型、嚴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確定處治時機,采用可行的技術措施。一般用乳化瀝青在路面上澆灑一層,之后用干燥的石粉均勻噴撒在乳化瀝青上,然后用掃把掃均勻或是用膠輪壓路機在不噴水狀態(tài)下碾壓一遍,等干透后用吹風機吹走上面的石粉殘余即可。但如果因為面層與基層結合不良,或者是因為養(yǎng)護不當導致的脫皮現(xiàn)象,則應該先清除干凈脫落和松散的部分,之后再灑布黏層瀝青重新鋪面層
7 泛油處治
應根據(jù)泛油病害類型、嚴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確定處治時機,采用可行的技術措施。對于輕度泛油,在氣溫高時可以撒 3 ~ 5mm 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碾壓或控制行車碾壓。對于泛油較重的路段,在氣溫高時,可以先撒 5 ~ 10mm 的碎石,用壓路機碾壓,待穩(wěn)定后,再撒 3 ~ 5mm 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碾壓或控制行車碾壓封層技術
(1)含砂霧封層
適用于表面有松散麻面、滲水、瀝青老化且抗滑性能較好的瀝青路面,但不適用于由酸性巖石、鵝卵石等破碎集料鋪筑的瀝青路面
(2) 稀漿封層
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瀝青路面
(3)微表處封層
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
(4) 碎石封層
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也可用作各等級公路加鋪功能性罩面、結構性補強、橋隧瀝青鋪裝、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鋪裝等需要起到應力吸收作用的黏結防水層
(5) 纖維封層
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也可用作各等級公路加鋪功能性罩面、結構性補強、橋隧瀝青鋪裝、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鋪裝等需要起到應力吸收作用的黏結防水層
(6) 復合封層
適用于各等級公路、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碎石封層或纖維封層 + 微表處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碎石封層 + 稀漿封層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功能性罩面
1 超薄罩面 適用于預防或部分修復病害、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
2 薄層罩面 適用于預防或修復病害、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
3 罩面 適用于修復病害、需要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瀝青路面結構性補強
1直接加鋪補強
應根據(jù)路面結構強度狀況、主要病害類型與發(fā)生層位等因素,確定采取直接加鋪瀝青面層或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 1 )高速公路、一級及二級公路路面采用直接加鋪瀝青面層或柔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
( 2 )***及四級公路路面采用直接加鋪瀝青面層或半剛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
2銑刨加鋪補強
應根據(jù)路面結構強度狀況、主要病害發(fā)生層位等因素,確定采用銑刨加鋪瀝青面層或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 1 )對于瀝青面層部分破損、基層較完好,僅銑刨處治部分瀝青面層的,采用加鋪瀝青面層結構性補強措施。
( 2 )對于瀝青面層嚴重破損、基層較完好,銑刨處治全部瀝青面層的,采用加鋪瀝青面層、柔性基層或半剛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
( 3 )對于瀝青路面整體破損嚴重,銑刨處治瀝青面層與基層的,采用加鋪柔性基層或半剛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
( 4 )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路面結構強度指數(shù)( PSSI )小于 70 、瀝青面層厚度小于 4cm 且老化破損嚴重時,可采用水硬性結合料類全深式再生作為基層,直接加鋪瀝青面層,或采用柔性基層與瀝青面層或半剛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也可采用瀝青類全深式再生作為柔性基層,直接加鋪瀝青面層,或采用柔性基層與瀝青面層共同結構性補強措施
2. 水泥路面
水泥路面養(yǎng)護技術包括路面破損處理技術(裂縫維修、板塊脫空處治、唧泥處理等)、路面改善技術(表面功能恢復、路面加鋪層等)、路面修復技術(面板翻修、路段修復等)、預制塊路面養(yǎng)護與維修技術(局部損壞維修、路面翻修等),可參照現(xiàn)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 JTJ073.1 )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 裂縫維修
在水泥路面裂縫的修補過程中,應注意不同的水泥路面裂縫修補料,其加水比例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應該嚴格按照材料說明來操作。在往裂縫內(nèi)填材料時,一定要邊填充材料邊將材料壓實,將材料完全填滿裂縫,不能留有縫隙
2 板邊、板角修補
板邊:應針對水泥混凝土面板邊剝落情況選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修補。
板角:應按照破裂面的大小確定切割范圍
3 板塊脫空處治
對道板塊脫空的處治主要有換板和灌漿加固兩種方法。傳統(tǒng)的換板處治,在破碎時由于操作人員的失誤或連接桿的傳遞影響,可能造成相鄰混凝土板塊不同程度的松動或破損,處治一處病害又出現(xiàn)多處新的病害,且只能改善板本身狀態(tài),正是所謂的 “ 治標不治本 ” 。灌漿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加固技術已逐步應用于道面板底脫空處治中。混凝土板下灌漿通過灌漿壓力可把漿液滲透到相鄰混凝土板下,起到灌漿一塊板、加固幾塊板的作用
4 唧泥處理
對已發(fā)現(xiàn)唧泥現(xiàn)象,但損壞程度較輕的,可采取壓乳化瀝青的方法來進行補救。對于嚴重唧泥段可采用灌漿加固的方法進行處理
5 錯臺處治 錯臺的處治方法有磨平法和填補法兩種,可按照錯臺的輕重程度選定
6 沉陷處理
如果沉陷后高度差較小,則可鑿除凸起處,使其保持平齊;如果沉陷后高度差較大,則要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鑿低補平。除此之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低處鋪筑一定厚度的瀝青混凝土
7 拱起處理 根據(jù)拱起高低程度,在拱起板兩側鋸縫即可復原,并灌注接縫材料
8 坑洞修補
若為單個坑洞,清除洞內(nèi)雜物,用水泥砂漿等材料填筑,達到平整密實。對于面積較大、深度在 3cm 以內(nèi)的坑洞,可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進行修補
9 接縫維修 應選用性能良好的修補材料以及完善的修補工藝對裂縫進行修補
10表面起皮(剝落、露骨)處治
采用水泥路面修復材料一次性處理此類***,并進行有效養(yǎng)護,加強交通管制,嚴格控制超載車輛通行。此外,為預防起皮、露骨的產(chǎn)生,施工中應控制好混合料質(zhì)量,確保各項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路面改善技術
1 表面功能恢復
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條路段出現(xiàn)較大面積的磨損、露骨,應采取鋪設瀝青磨耗層的方法;對局部路段出現(xiàn)路面磨光,應采取機械刻槽的方法,以恢復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平整度和摩擦系數(shù)
2 水泥混凝土加鋪層
可根據(jù)需要合理采用分離式混凝土加鋪層結構設計、結合式混凝土加鋪層結構設計以及瀝青加鋪層結構設計等方式進行處理
3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要求舊混凝土路面穩(wěn)定、清潔,對面板損壞部分必須維修之后才能實施
路面修復技術
1 整塊面板修復
舊板鑿除應注意對相鄰板塊的影響,盡可能保留原有拉桿。宜用液壓鎬鑿除破碎混凝土板,及時清運混凝土碎塊
2 部分路段修復
舊水泥混凝土板破碎,宜采用配備液壓鎬的混凝土破碎機,若基層強度不足,可采用水穩(wěn)性較好的材料進行處理
3 舊路面再生利用
對水泥混凝土板的大面積***,可對舊混凝土進行再生利用?;炷猎偕弥饕米魉?span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100%;font-size:var(--articlefontsize);letter-spacing:0.034em;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泥混凝土面層粗集料、基層集料和碎塊底基層
預制塊路面養(yǎng)護與維修技術
1 日常養(yǎng)護 主要是清掃路面上的塵土、污物和雜物,排除積水,保持路面清潔
2局部損壞維修
個別預制塊發(fā)生錯臺、沉陷,應把這一部分砌塊取出,整平夯實墊層,將預制塊鋪放在墊層上,且高出原砌塊高程 0.5cm ,撒填縫料,并加以壓實,使新鋪的預制塊下沉到與周圍的預制塊路面一致的高度
3 路面翻修
應對路基土、路面結構、排水、地下水以及交通量等進行詳細調(diào)查,根據(jù)損壞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分享到: |